眼下,中国人在海外房地产市场可谓炙手可热。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个人投资者热衷海外地产投资的主要动机,已从传统的移民及子女教育延伸至资产保值和增值。
传统的观念让中国人认为“有房才有家”,置业作为国人熟悉的投资品种,一直就颇受中国富裕人群的青睐。
不过,也有投资者坦言“海外置业”乃是无奈之举。近年来,中国股市表现持续低迷,国内金融产品品类相对欠缺、层次又较为扁平,而当前严厉的国内房地产投资调控政策,也使原本就有限的境内投资渠道显得更加局促。
原因虽说多样,却都造就了一个结果:中国资本在境外房地产市场异军突起,发展势头惊人。
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最新统计显示,在美国购置私人住宅的海外投资者中,中国个体投资人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投资总金额也是仅次于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二大投资群体。
根据中国当前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资产规模估算,未来或有1.1万亿人民币将投向海外房地产市场。
与此同时,国内富裕人群不断增长的海外置业需求也在驱使国内房地产企业进军海外市场。
近来,坊间疯传中国平安以2.6亿英镑购入伦敦金融城的标志性建筑劳合社大厦,消息虽未获正面回应,却早已一石激起千层浪。
是什么驱动中国房企不约而同地喊出了“出海”的口号?原因不外乎三点:瞄准富裕人群海外置业的商机、拓宽融资渠道以及学习国际经验。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中国区执行董事陈仲伟说,目前中国房企投资海外仍处尝试阶段,虽存在一定风险,但或是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人海外置业潮的兴起,国人出游方式也在悄然变化,一种全新模式“旅游+看房”正逐渐兴起。
同时这种旅游与投资两不误的海外游模式,也颇受人们的青睐。
其实,这种新兴旅游方式的出现,完全为了配合眼下愈演愈烈的海外置业潮。环球之家网CEO庄诺极为看好个中前景,他乐观地表示:“这种海外旅游与境外房产的结合,既避免传统看房的枯燥无味,又让旅途中充满乐趣,随着海外置业的活跃,相信不会让人失望”。